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TEMU2000  普悠瑪自強號列車


普悠瑪列車(全名:普悠瑪自強號列車,通稱:普悠瑪號),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以2012年引進之傾斜式電聯車TEMU2000型開行的特快車,2013年2月6日起投入營運。初期行駛宜蘭線北迴線,2014年7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臺東線,2015年3月擴展至電氣化後的南迴線。另外,為TEMU1000型維修需要,2014年4月29日起,206次、271次、282次、247次由太魯閣號變更為此型列車替駛,首次行駛樹林彰化




命名

該款列車是繼太魯閣號後,臺鐵再度向民間徵求命名,由臺鐵與臺東縣政府主辦[1],過程中從一開始的「太麻里號」一路領先千餘票,到後來「普悠瑪號」最後異軍突起,以8,778票獲得網路票選獲得最高票,而專家評審結果「普悠瑪」號也同樣獲得評審青睞奪得最高分,成為雙料冠軍並獲得這項命名比賽的第一名,而「太麻里號」則在二項中都屈居第二。
列車的名稱普悠瑪源自卑南語,原指卑南族部落大首領所在地,亦有集合團結的意思;英文名譯為「Puyuma」,同時這也是卑南鄉以及臺東市南王部落的稱呼。
太魯閣號一樣,雖然通稱的「普悠瑪號」這個名稱已廣為使用,且顯示於部分車站的最近發車時刻表,但臺鐵為避免票種過度複雜,亦配合其簡化車種的政策,故其票價比照普通自強號,稱為「普悠瑪自強號列車」。自2014年7月16日大改點後,台鐵發行的時刻表將普悠瑪列車的班次標示為「普悠瑪」;車票上除標示自強外,並特別標示「普悠瑪」、「Puyuma Express」以供識別。

使用列車

  • TEMU2000型:專用於普悠瑪列車的TEMU2000型電聯車是台鐵所引進的第二款傾斜式列車,由日本車輛製造,因其設計可讓普悠瑪列車在彎道上較非傾斜式列車快的速度行駛,在多彎的宜蘭線可大幅縮短行駛時間。不過相較於太魯閣號,普悠瑪列車傾斜角度小,所以搖晃較劇烈,乘客容易暈車。本型號列車共引進17列34組計136輛車廂,每列車採8輛編成。

下船運送事故

普悠瑪號2012年10月25日運抵台灣,首日就在基隆站發生列車卡在月台。因工務段鋪設軌道時計算軌道曲線半徑錯誤,造成列車轉彎時EM車底牽引變流器的保護罩和月台末端斜坡擦撞,導致列車卡住、刮出刮痕,事後四名工務系統官員分遭記過、調職處分[2]
因應普悠瑪號測試,一方面防止列車與月台間距過近,另一方面配合月台增高工程,將基隆、暖暖、牡丹、貢寮與和仁等5處車站月台邊坡敲除,彰化站則是將月台下方平時供站務人員使用的階梯敲除[3]

營運概況

行經牡丹坡的普悠瑪號
  • 普悠瑪列車在2014年中旬臺東線電氣部分雙線化工程完成前,先以「新自強號」名義行駛,2014年7月16日改點後,台鐵的時刻表將本車種改標示為「普悠瑪」。
  • 普悠瑪列車因過彎傾斜易使站立乘客發生危險,故實施全車強制對號入座,不發售無座票,無票或不是持有該班次普悠瑪號列車的旅客(含持悠遊卡臺灣通一卡通等電子票證、定期票、其他日期車次車種的車票者)不得搭乘,否則將依規定重新補票,並加收50%票價。
  • 服務路線:

特色

此型車採用日本新發展的「空氣彈簧傾斜」技術,透過系統設計的簡化,可有效降低保養維修的成本,惟傾斜角度降為至多 2 度(太魯閣號為 5 度),在列車高速過彎時旅客較易產生不適感。列車外觀以亮白色烤漆為底,搭配鮮豔紅色色帶,並於先頭車車側繪有大型卻顯突兀的台鐵英文簡稱 "TRA" 草書,及端面非採流暢的圓弧收邊而以似原住民「紋面」的強烈風格設計,使得此型車初登場便因塗裝產生正反兩極評價。而內裝部分採用紫紅雙色的絨布椅呼應車 身配色,並首創四人對座的桌型座位,方便朋友或家族出遊使用。至於活動式飲料架、隱藏式掛衣鉤、無段遮陽簾、座位閱讀燈皆一應俱全,而座位小桌則改為同高 鐵列車的設計,附設於前方座椅背部,同時下方亦增加腳踏板;另外客車廂內的資訊顯示器改採 LCD 螢幕,車門旁通道增加大件行李置放架等,皆較上一代太魯閣號更加先進。

到站提示音

原本設定當列車快到達停靠站時,只會如同其他的列車,以語音播放國語台語客家語英語的該停靠站站名,花蓮車站開始到台東車站增加阿美語廣 播。另外,由於營運初期曾發生因為本型車車廂地板與月台間的高度落差過大,導致旅客上下車時跌倒摔傷之緣故。因此後來在每個停靠站的報站播報結束後,均增 加播放「各位旅客您好,上下車時,請您遵守先下車後上車的順序,並請您注意月台與車廂間的縫隙,以免發生危險,謝謝您的合作」的提示播音,以提醒旅客注 意;另外服務品質提示音「本列車不發售無坐位車票,非持有本班車車票或使用電子票證的旅客請勿上車,以免依規定重新補票,並加收50%的票價,謝謝您的配 合」。

歷史事件

  • 2012年10月15日:第一編成於日本車輛出廠。
  • 2013年1月18日:台鐵在台中后里到苗栗三義路段進行列車極速測試,跑出列車設計最大速限─時速150公里。[4]
  • 2013年2月6日:開始於樹林花蓮間行駛,首航車次為5208次。
  • 2013年3月1日:每逢週五、六、日、一,台鐵開始營運樹林花蓮間的路線。沿途停靠樹林板橋台北松山宜蘭羅東花蓮車站,其中226次松山→花蓮間為直達,中間不停靠任何車站。
  • 2013年5月1日:首度出現每天行駛的普悠瑪號班次(226次、223次)。
  • 2013年7月5日:為疏運夏戀嘉年華造成北迴線周休假日旅遊人潮,從5日到7日、12日到14日止,連續2個周末每天加開2班普悠瑪號行駛樹林花蓮間的路線。[5]
  • 2013年7月19日:為因應暑期東部幹線輸運旅客需要,每逢週五、六、日開行14列次往返樹林花蓮;平日亦有8列次往返,增加傾斜式列車發車密度。
  • 2013年9月25日:進行列車運行時刻微調,配合更多列車編組投入營運,增開定期正班車及加班車,每日雙向行駛12列次,假日雙向行駛22列次。[6]
  • 2013年10月30日,237次新自強號列車由花蓮開往樹林,行經北迴線和仁路段時,第3車TEP2003電源車的集電弓因為受異物撞擊,導致 集電弓舟受損及碳刷破碎漏氣,使得該列車保護裝置啟動並自動降弓,造成列車斷電卡在和仁站。造成當日237次後續往樹林之區間停駛,該編組隨後回送至樹林 調車場進行檢修[62]。除此之外,闖越平交道或是人為因素以及動物侵入軌道也是造成列車事故的主因。
  • 2014年1月1日:132名趕回花東的進香團團員集體強行搭乘普悠瑪號危及安全,台鐵強硬譴責,並指該團補票和罰金共四萬多元,創單一車次新紀錄。
  • 2014年4月18日:首度於台東線進行電氣化試運轉。
  • 2014年4月29日:配合太魯閣號維修需要,206次、271次、282次、247次暫時變更為此型列車替駛,首度行駛樹林彰化間(經山線)。
  • 2014年5月5日:第211車次普悠瑪號在龜山車站撞擊一位穿越軌道的老翁,老翁當場死亡。
  • 2014年6月28日:由TEMU2027+2028擔任的5999次媒體/官員試乘專列,於上午10點13分由台東準點開出,於下午1點43分準點抵達台北,創下台東--北3小時30分的歷史記錄,也是本款車首度在台東線載客的記錄。
  • 2014年7月1日:以試營運模式,開行樹林-台東間普悠瑪列車,正式開放一般民眾搭乘。
  • 2014年7月16日:正式營運於台東線。第一班正式營運列車為402次。
  • 2014年8月6日至9月1日,台鐵在週一到週四開行花蓮站不辦客運之5406次超級直達普悠瑪號,時刻表是顯示列車從松山站開車之後直達台東站。雖是松山站直達台東站,仍要停靠花蓮站作司機員交接。首班5406次在2014年8月6日開出。
  • 2014年8月12日:台鐵211次普悠瑪號於(12)日上午10時25分,行經瑞芳站至四腳亭間發生擦撞­意外,在西線撞上鐵道旁的隔音牆預鑄 塊。除主排障器、機車鼻頭蓋及控制箱損傷,山側車­壁多處受損,第1至7節車廂均有刮痕、裂洞等破損情形,第7車廂更有1塊側窗玻璃破裂­。總共影響2列 次班車,共計600位旅客。
  • 2014年8月14日:下午2:31第417車次普悠瑪號在暖暖站前平交道撞死一名80歲的老翁,老翁當場死亡。
  • 2014年9月7日:421次普悠瑪號列車下午4時13分在雙溪站南邊轉轍器間發生死傷事故。
  • 2014年11月4日:­是早上8點33分在花蓮站過站發車,沒想到南下行經「平和車站」南下6公里處,駕駛就­發現鐵軌上有「一群牛」,雖然立刻減速,還是剎不住撞了上去, 普悠瑪撞牛群釀「4屍6命」。
  • 2014年11月18日:配合台鐵小幅改點,228次、229次普悠瑪列車延駛志學站,412次、425次普悠瑪號改成多站停靠模式,與410/472次、427/473次互換停靠站,並將425次改為每日行駛,421次改為周、六日行駛並改成直達模式。
  • 2015年1月12日:下午3時許,宜蘭發生火車事故,一輛北上普悠瑪號火車(223次),行經頭城鎮­頂埔火車站旁之鐵路平交道,撞上一名欲穿 越鐵路平交道女子,女子遭撞飛後趴在鐵軌旁,­救護人員到場發現女子已無生命跡象明顯死亡,目前警方正確認女子身分,並釐清故原因。­
  • 2015年1月21日:149次EMU1200型自強號故障,台鐵緊急以原229次普悠瑪號經海線替駛至彰化後迴送樹林。
  • 2015年2月:台鐵在2015年春節假期,首度於樹林花蓮台東間試辦太魯閣列車普悠瑪列車部分或全部車廂自由座,全車自由座座位372人、立位186人;並限定於乘車當日上午6時至車站窗口購票,不適用網路、電話語音及超商訂票。228連假亦比照辦理。

缺失

  • 普悠瑪列車行李架的高度僅153公分,容易卡頭,對身高較高的旅客不便。
  • 普悠瑪列車座椅頭枕較低,對身高較高的旅客頭枕容易卡到肩膀和脖子。
  • 普悠瑪列車附設固定式餐桌的四人對坐座椅,因座椅椅距較小,乘客對坐時腳部易碰觸到對方。
  • 列車跟月台高度落差約為10~30公分,上下車容易跌倒。目前台鐵已針對部分車站月台做降軌及增高工程以作應變。[7]
  • 列車活動式塑膠杯架太低,靠窗座位旅客容易卡腳,也極易打翻杯架上的飲料。

 EMU700  區間車


車型為繼台灣高鐵700T型電聯車台鐵TEMU1000型傾斜式電車後,台灣鐵路管理局再次引進日本製造的電聯車。此型車前三組(EMU701~703)為日本車輛所製造,自第四組(EMU704)以後則為台灣車輛公司在日方技術支援及移轉下自行組裝。台鐵引入這款電車,主要為面對「台鐵捷運化」而增加的運量。[5]
EMU700型電聯車是台灣第一次進行全車自製(尤其包括機電系統)的電聯車組,其端面外觀設計將行之多年的兩扇窗加中間貫通門形式改為全寬式駕駛窗,使駕駛的視野更為寬廣。控制面板上有兩個主螢幕,分別是TCMS(列車控制及監控系統)及ATP系統,電腦模組化的設計使駕駛更易掌握列車狀態。另外因端面取消貫通門使得列車編組固定為兩組八輛運轉;各組車之間為「半固定式聯結器」,而兩組車中央以「密著式連結器」相連,並設有紅色尾燈。
EMU701~703剛抵台時的原廠塗裝為端面黑藍雙色,側面以銀色底加上通勤電車慣有的藍白橫線;但在台灣組裝的EMU704於2007年6月8日公開亮相後,新塗裝增加了橘色的配色,駕駛窗周圍則改成銀色,而前三組車的塗裝亦隨之更改。此型車內部座椅如同台北捷運的「非」字形排列方式,且採用絨布材質提高乘坐舒適度,另也在窗戶上增設遮陽簾,車門上方加裝列車到站資訊顯示器。EMU700型電聯車目前配屬於新竹機務段,2007年3月5日開始進行性能測試,2007年7月5日完成性能測試,並於2007年8月29日開行兩列次跨東西線區間快車,並將運用擴及全台電氣化鐵路路段。20列40組列車於2008年5月已全數交車完畢。台鐵目前對於此列車的營運模式,為每天讓其中12列24組上線運轉;另外8列16組則是放在機務段作為備車,依列車的保養時程做適當的輪替。
            TEMU1200  太魯閣自強號列車

            
             太魯閣列車因過彎傾斜易使站立乘客發生危險,故實施全車對號入座,不發售無座票,無票或不是持有該班次太魯閣號車票的旅客(含持悠遊卡台灣通一卡通等電子票證、定期票、其他日期車次車種的車票者)不得搭乘。實際上曾一度經常有無座旅客違規搭乘,甚至走道上站滿人[2][3][4][5]。目前台鐵已規定,無訂位搭乘不發售無座票之列車,均視同無票乘車,不論是否有其他車票,一律補票並應加收五成票價。




歷史事件

  • 2007年5月8日:開始營運臺北花蓮間的路線,並創下該區間最快行車時間紀錄。
  • 2008年2月2日:第二批進口的TEMU1000型傾斜式電車,將於2008年春節以加班車的方式行駛臺北至員林間的直達太魯閣列車,該加班車創下臺鐵有史以來於此區間最短行車時間的紀錄。
  • 2008年2月25日:2008年春節期間以加班車方式行駛的花蓮至員林(後因員林站進行高架化工程無法提供車輛長時間停靠,自2009年10月27日起延駛至田中)間的太魯閣列車改為定期班次,每天來回各一班。
  • 2008年3月1日:臺鐵宣布日後將提供一列太魯閣列車作為包車使用,供機關團體、公司行號搭配旅遊及商務行程使用,稱為「太魯閣專車」;但是,逢週五六日或連續假日時,太魯閣列車將會全數上線營運,此時是無法包車的。
  • 2008年5月15日:大量增發定期班車。
  • 2008年10月24日:因東部幹線假日的運能嚴重不足,逢週五到週日時一日增開4班次。
  • 2010年12月22日起,新時刻表標示變更為太魯閣列車
  • 2012年1月17日:第278次(編組為TED1009-1010)由田中開往花蓮,在埔心車站南方幸福水泥平交道撞上闖越平交道的砂石車,火車車頭全毀,司機身亡,並導致假日班次只能以其他車種代替。
  • 2012年4月21日:太魯閣二七五次列車pm五點三十五分行經竹北市光明地下道上方路段,電車線遭太魯閣列車扯斷約兩公里,事件導致新竹、竹北間鐵路僅能單線通行,約六十三班列車、近三萬旅客受影響。
  • 2014年4月29日:由於TEMU1000進行維修,206次、282次、271次、247次自4月29日起由太魯閣列車改為普悠瑪列車替駛。
  • 2014年7月16日:改點,首度行駛海線,西部延伸至斗六,東部延伸至壽豐。
  • 2015年2月:台鐵在2015年春節假期,首度於樹林花蓮台東間試辦太魯閣列車普悠瑪列車部分或全部車廂自由座,全車自由座座位372人、立位186人;並限定於乘車當日上午6時至車站窗口購票,不適用網路、電話語音及超商訂票。
  • 2015年2月:台鐵在2015年春節假期,開行樹林-台東太魯閣號加班車,這是太魯閣號第一次營運至台東。